導正「輪狀病毒」7大謬誤
導正「輪狀病毒」7大謬誤 |
文/林佩蓉 |
全世界5歲以下的嬰幼兒,幾乎都受過輪狀病毒的威脅。預防輪狀病毒,多數的醫師都認為,唯有接種輪狀病毒疫苗,才是最佳的方式。因此,並非環境衛生條件好、常洗手,就可以解除警報。也許您正驚訝「什麼!注意衛生、常洗手也沒有用?」為什麼會這樣呢?關於輪狀病毒,您對它還存有哪些誤會呢?本文將導正您對輪狀病毒的7大謬誤,讓您對輪狀病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 |
||||
誤會指數: | ||||
【謬誤1】衛生條件好就不會有「輪狀病毒」? | ||||
【導正】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性,且於乾燥表面依舊仍可生存。 | ||||
改善整體衛生條件,無法有效預防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的發生率。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性,通常經由糞口途徑傳播。張桓小兒科診所院長張桓表示,病毒存在於病童的糞便中,經由不乾淨的手、或被污染的水與食物,再傳染給他人,稱為「糞口傳染」。但是病毒在乾燥的表面依舊可以生存,若是寶寶的手接觸到已受到污染的桌面或玩具,再將手放進嘴裡,仍可能受到感染,因此感染也可能發生在衛生條件良好的地方。據統計,全世界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輪狀病毒感染發生率相近,顯示環境的差異,例如:飲水、衛生習慣或環境清潔,並不會影響感染發生率。 |
||||
誤會指數: | ||||
【謬誤2】只有小孩才會受到輪狀病毒感染? | ||||
【導正】因為成人感染後症狀並不明顯,年紀愈小的寶寶症狀愈嚴重。 | ||||
據統計,輪狀病毒在落後地區,每年約造成50萬名嬰幼兒死亡。張桓院長解釋,通常在台灣、日本、韓國及歐美等醫療科技進步的已開發國家,輪狀病毒很少造成嬰幼兒的死亡,但它卻常是5歲以下幼童,因急性腸胃炎而住院的最主要原因。 |
||||
誤會指數: | ||||
【謬誤3】只要勤洗手就沒問題? | ||||
【導正】無法僅靠「勤洗手」來預防輪狀病毒。 | ||||
輪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像輪子一樣的外觀,它可怕的地方在於傳染力和生存力都很強,在手中可以存活數小時;在固體表面能夠撐好幾天;在人的糞便裡甚至長達一星期。張桓院長說,輪狀病毒是具高度傳染力之病毒,可以生存在物體(例如嬰幼兒的固齒器)上達數天之久。6個月~3歲大的寶寶,都喜歡吃小手或是將玩具放入嘴巴,很容易不小心就把病毒吃進肚子裡,因而感染。因此,即使維持良好衛生習慣(如勤洗手)及環境衛生,也無法有效降低感染輪狀病毒的機率。 由於現在輪狀病毒還無藥可醫,只能使用支持療法,所以寶寶拉肚子,一拉就是1~2個星期,更何況在未開發國家,幾乎是每分鐘就奪走1個寶寶的生命,爸媽千萬別輕忽。 |
||||
|
||||
誤會指數: | ||||
【謬誤5】一直腹瀉,就是感染輪狀病毒? | ||||
【導正】許多病症都會出現腹瀉的狀況。 | ||||
張桓院長指出,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,大致可分為下列4類: |
||||
誤會指數: | ||||
【謬誤6】腹瀉會脫水,只要一直喝水就可以? | ||||
【導正】飲用過量的水,可能會造成水中毒。 | ||||
輪狀病毒感染多發生於2歲以下幼兒,張桓院長指出,主要症狀包括發燒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,半天內可能連續嘔吐3~4次,或一天內腹瀉高達10~20次,且便樣呈水狀帶酸味。嚴重時還會導致脫水、休克、抽搐等,需住院治療。 |
||||
誤會指數: | ||||
【謬誤7】只要口服過疫苗,就不會被感染? | ||||
【導正】沒有任何疫苗是提供100%的保護力。 | ||||
目前輪狀疫苗有2種,分別為口服2劑及3劑。張桓院長表示,這2種疫苗的效果都達95%以上,以2劑疫苗為例,建議分別在寶寶2個月及4個月大時口服,便可再到達疾病高峰期的月齡前,及早給予寶寶保護。而目前輪狀病毒疫苗在上市初期,還是採用自費的方式。若是以接種時程及價錢來考慮,口服2劑疫苗,除了可以提早獲得適當的保護,價格上也較佔優勢。 |
||||
最後,張桓院長呼籲家長,千萬不要輕忽輪狀病毒疫苗,一般在寶寶6周大之後就可以進行口服疫苗,並且要在6~8個月大(因疫苗藥廠而異)之前完成所有劑量,這樣才能夠讓寶寶,在罹患輪狀病毒的高峰期(6個月大到2歲)之前,就獲得絕佳的保護力,並可防止100%的住院,減少96~98%的嚴重症狀。藉由疫苗的接種,將大幅減少寶寶感染的機率。面對輪狀病毒,除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外,口服疫苗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 |
留言列表